
内容:封面(后、前);内封面(后、前);目录;
序(温贤定、俞诗东、卢友爱);自序(余清禄)












序
一份重要的历史文件
(温贤定 15.08.2023)
自18世纪西方殖民者踏足砂拉越开始,就受到砂拉越各族人民的顽强抗争。达雅族英雄仁达等的反抗外来统治的战争,华族石隆门矿工的武装起义,马兰诺族沙立夫马沙荷反抗白人拉者统治的武装抗争,马来族反让渡争取独立自由的抗争,此落彼起。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殖民地人民纷纷起来反帝反殖民主义,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更是蓬勃发展。 1953年到1990年,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成立的砂拉越革命组织 (砂盟和后来的北共) 进行了近40年更自觉、更有组织的革命斗争,特别是其中27年的革命武装斗争,是砂拉越人民反殖斗争持续最久,区域最广,影响深远的革命斗争。一批青年为实现理想,义无反顾地投入革命洪流中去拼博,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一部分幸存的战友也在此编史中提供鲜活的血的历史记录。
《编年史》作者求实(余清禄)是当年参与斗争的干部。 他认真依据同志们在行军战斗中保存下来的原始文件与资料 外,还广泛收集多方作者的相关珍贵史实,且与当年战友共同回忆,从中汲取养份并参考有关方面的记载和资料,编写成这本《编年史》, 大大提高了这本历史文件的可信度和价值。
《编年史》是依年份顺序抓住重要事项的形式编写的。让读者对当年爱国反殖斗争的历史进展有较系统性的认识。这本《编年史》是正确认识砂拉越历史,从而以史为鉴,不忘初心,实现理想的一份值得研究的历史资料。
序
编年史将薪火相传
激励新生代为
美好明天而奋斗
(俞诗东 19.08.2023)
今年二月中在一次旅游交流会后,一位年轻人对我说, “小时后听外婆讲过你们的故事,我就特别尊敬你们这批长 辈,也找了一些有关当年砂拉越独立斗争的书刊耒看,总感 觉只是片段性历史,也不曾遇见亲身参与者讲故事,.....你们 能不能把整个斗争的过程,以纲要式的概括,让我们有系统 的了解当年历史?...”这个想法正好吻合扩建历史文物馆的须 求,我把这个“愿望”转达给余清禄老友,他爽朗答应,当 即开始搜集资料。
最初只准备编写“砂盟和北共领导的反殖反马斗争纲要”,在编写过程,作者认为这段历史只反映砂拉越各族人民争取独立史实,还需要添加反抗外耒统治的近代史,于是 他日以继夜翻阅了近二十本对砂拉越历史有研究的前辈著作和刊物,并摘录其中相关内容。他还三番五次的将编写的稿件传给各地有关者审阅修改,尤其对近代史中有争议的数字、论点及时间,更是反复与当年参予者作探讨,采纳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充分体现作者是本着向历史负责,实事求 是的精神。
《编年史》虽然只是一部按时间编写的,除了少数是新的 内容,大部份都摘录自许多已出版的精简史实,但从中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砂拉越各族人民,怀着对犀乡国土热爱的情怀,从1826年到1990年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族群的领袖,自动自发到自觉有理论指导的组织,带领族人,与比自已强大百倍的外耒侵略者,展开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光荣传统。
尽管每一阶段的斗争,都付出巨大的牺牲代价,都没取得 预期的胜利而失败了,但可以肯定他们的斗争,直接或间接地大大推动了砂拉越各方面的发展,没有百多年各族人民的浴血奋战,绝不可能有今天的砂拉越。他/她们的鲜血是不会白流的。
在《编年史》即将付梓出版之际,我祝贺余清禄老友第一 次成功将犀乡英雄儿女,百多年的爱国反殖民抗争史连接在 一起,相信它不但再现了犀乡儿女不畏强暴,敢于牺牲的精神,在新的时代里也会起着薪火相传的作用,激励新生代以自己的方式,为砂拉越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序
不忘抗争历史
发扬光荣传统
(卢友爱 23.08.2023)
历史是远古、近代、现代人类实踐的记载。砂拉越历史也 就是她过去人与事的记录。作为一个砂拉越人起码必须要懂得自己国家的历史 。
懂得历史,也不要忘记历史。历史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经验。不忘历史,就要传承发扬成功的经验,也要记取失败的经验,避免重蹈前车之辙;不忘历史,就是要记住历史所赋予我们的使命与责任。我们要“以史为鉴”,掌握自己的命运,理解当下的时代,知道前方的路该怎么走,该 做怎么样的事。不管情况发生怎样的变化,也不管走多远的 路,就是不要忘记历史,不忘来时之路。
通过阅读《砂拉越人民抗争编年史》,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当年西方殖民列强四处霸占殖民地,掠夺资源,殘酷的剥削压迫当地人民。我们可爱的犀鸟之乡一砂拉越,也不例外地被英殖民代理人布律克家族以坚船利炮强行侵占,布律克王朝百年后又被其主子直接殖民,十七年后又被强行转为 其代理人在婆罗洲的领土(实质上的殖民地)。有剝削有压迫,就有反抗就有斗争,百多年来就掀起了仁达、鹏廷为首的达雅族、石隆门华工和罗斯利·多比等的武力抗争。在20世纪50年代初,出现了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革命组织(初期的砂拉越解放同盟与后期的北加里曼丹共产党)进行的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40年革命斗争(包括近27年的武装抗争)。犀乡历史上,从各族图存求生的自发武装抗争,到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自觉斗争前赴后继,尽管这些抗争都没有成功,但他们的英勇不屈、坚韌不拔的斗争精神,已重彩浓墨地为砂拉越留下了光辉的历史事迹。
我们的老友余清禄以鍥而不舍的精神,花时间与精力,认真大量阅读、收集与整理相关史料,广听大家的意见,初稿形成后,还反复审查、核对及修改,力求把“史实”成为符 合客观“事实”。经过努力,他终遂按事件年份顺序写成编年史。尽管不是历史的详细全貌,但已是简要重点勾画出了百年反殖历史轮廓,并以之呈献给读者。
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历史终将站在人民一边。 我们所从事的千秋伟业,是正义的事业,必将得到人民的拥护。在新的历史阶段与条件下,我们要继承与发扬当年各族人民的光荣抗争传统。我们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面向未來,砥砺前行。
自序
余清禄
地处富庶热带南海之滨,本是於世无争的世外桃源犀乡砂 拉越,时光演进到其近代历史,就是一部砂拉越人民连续逾百年的抗争史。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西方殖民者以清除“海盗”为借口,用洋枪炮舰屠刀和烧焚,在婆罗洲岛西北部的犀乡建立了一 个白色拉者王国。在布律克家族三代的百年统治中,各地各族同胞先后勇敢抗争,前赴后继,可歌可泣;二战爆发日寇 南侵,作为保护国的英国没有负起责任守卫砂拉越,第三世国王维纳·布律克外遁,砂拉越王国沦陷;太平洋战争日寇败退投降,英国不顾人民的强烈反对“割让”,以一百万英镑,就把砂拉越置于其直属下的殖民地;17年后,作为宗主 国的英国再次在各族人民强烈反对下,违背它在1946年逼迫割让时曾对砂拉越人民的承诺(在将来英国退出砂拉越时, 会恢复给予砂拉越独立的权利【参见(58)】),反而在 1963年将砂拉越作为“礼物”送给了马来亚,使砂拉越从原 本比马来亚更早就有由白人建立的正式独立的主权国家,反而变成了1957年才独立的马来亚领土在婆罗洲地区的扩充部分,成为了它的第14(新加坡独立出去后,变成第13)州, 只是把马来亚在联合国的注册名字改为“马来西亚”(注册号码照旧用马来亚的号码,国歌照样用马来亚国歌,国庆日照样用马来亚的独立日,国旗从11条纹,变成13条纹)。在马来西亚强行成立之后,在砂盟和北加里曼丹共产党领导下 还进行了27年的反马武装抗争。
1963年迄今,砂拉越名为东姑口中的“平等伙伴”,实质上已沦为对岸得以在政治上、经济上予取予需的新殖民 地,美其名曰为其“定存州”。一甲子激情成败已过,尔今犀乡路在何方?我做为当年社会抗争运动参与者一员,届此古稀之年,每当再回首往事时,皆犹历历在目,遂希望能以本编年史,抛砖引玉,和更多探究当年砂拉越爱国左翼运动史真相的同仁们切磋,暨给予有志於犀乡美好明天的后来者们,以些许参考之用。我也要在此 ,衷心感谢多位好友和写作人同仁们的热心鼓励和无私提供他们的珍贵历史资料与帮忙,让本编年史终於得以成书。谨此,以为序。
砂拉越人民抗争(1826-1990)编年史(友谊丛书之二十五) 2
砂拉越人民抗争(1826-1990)编年史(友谊丛书之二十五) 3
砂拉越人民抗争(1826-1990)编年史(友谊丛书之二十五) 4
砂拉越人民抗争(1826-1990)编年史(友谊丛书之二十五) 5
砂拉越人民抗争(1826-1990)编年史(友谊丛书之二十五) 6
砂拉越人民抗争(1826-1990)编年史(友谊丛书之二十五) 7
砂拉越人民抗争(1826-1990)编年史(友谊丛书之二十五) 8
砂拉越人民抗争(1826-1990)编年史(友谊丛书之二十五) 9
砂拉越人民抗争(1826-1990)编年史(友谊丛书之二十五)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