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布律克与砂拉越 2
(6) 1842年再以大炮对准王宫逼苏丹承认Tuan Besar
1842年8月2日詹姆士布律克带领英国军舰进入汶莱,晋见汶莱苏丹奥玛·阿里(Omar Ali),主要目的是要苏丹正式确认一年前他和慕达哈欣签署的协定,及要汶莱国王招回其驻砂拉越的贵族官员。他又以船上大炮对准王宫。苏丹最终让步,正式签字承认詹姆士布律克为砂拉越Tuan Besar,管理砂拉越,但仍然需要每年付年金给苏丹,慕达哈欣,达督巴丁宜,达督班达,天猛公等人共2千500元。
1842年8月18日詹姆士·布律克於8月2日正式开始统治砂罗越后,随后,在8月18日宣布三大宗旨:A)拯救不幸之土番人,脱离虐政;B) 平海盗,并恢复番族人之幸福;C)革除土人杀人头的恶俗。但是,数天後,他得知新依山区(Singhe Mountain)的达雅人拒绝承认他的政权,就派征伐队到该处。达雅族的两位首领:巴林班(Parimban)和巴都莫(Patumo)被捕,带到古晋审判,被判死刑。同年9月27日傍晚6时,巴林班与巴都莫,就在詹姆士布律克的屋後被处死,行刑工具是刀,两人被埋在一处。布律克王国大部分的税赋,都是通过垄断各种行业得来。土着税赋十分沉重。其中许多税赋,都来自为政府种植鸦片、经营赌场、售卖烧酒的华人社群。在高峰时期,垄断所得的税赋,占总体税赋的64%。
1843年詹姆士建造战舰佐利查拉号(JOLLY BACHELOR),参与多次战役。
1843年5月1日詹姆士·布律克请配有十八门炮的英国海军战舰帝兜号 (DIDO)舰长HENRY KEPPEL前来砂拉越协助他“处罚海盗”。詹姆士·布律克为诱引伊班人作他的作战工具,凡参加出征的伊班人和马来人,免缴税赋。利用此法,一次可出动过万士兵。维纳时期,凡参加征讨的伊班人,照样可免税,且可获得烟草。
1843年6月进攻巴古和宁巴士,《砂罗越年鉴》记载,布律克於6月12日攻取巴古,6月15日夺取宁巴士。
1843年10月布律克在皇家海军的协助之下,将哈新Pengeran Muda Hashim 扶植为汶莱首相。
(7) 1844年“Agi idup, Agi ngelaban”伊班英雄仁达
1844年8月19日在Skrang的Karangan Peris,Saribas伊班人领袖仁达(Rentap)和他的反抗队伍第一次与Rajah James Brooke和上尉Keppel的英国皇家海军交手。在这场战斗中,布律克部队的代价是先头部队除了一个还活着的人和一个名叫乔治斯图尔德的英国人之外,其他的,包括拿督帕廷吉阿里和他的砂拉越侦察员等人的全部伤亡。仁达Rentap( Libau anak Ningkan,也称为Libau Rentap)(1800-1863)是砂拉越着名的伊班英雄,是19世纪砂拉越伊班族反抗外来殖民的伟大历史人物。白人国王詹姆斯布律克曾对他的美称是“Rentap Tanah,Rutuh Menua”,从伊班语翻译过来就是“撼地者,撼世者”,也可以译为“世界的摇动者”。他还被称为“Raja Darat”或“Raja Ulu”。从本质上讲,Rentap的强烈武力抗争,是由於外来白人的突然而来的到他们居住地的攻击,以及詹姆斯·布律克在Skrang诬蔑伊班人是海盗和消灭伊班人的行动。作为当地伊班人的领袖,Rentap勇敢地挺身率众以武力保家抗争。Rentap最着名和最常用的作战口号是“Agi idup,Agi ngelaban”,意思是“还活着,还在战斗”(意思就是“战斗至死”)。
1844年8月25日亨利提呈关於「婆罗洲海盗」的报告。
1845年詹姆士布律克开始“剿除”拉让江流域的伊班「海盗」。布律克常出动数千名士兵,数百艘船,到伊班人的居住地,攻击伊班人,伊班人亦聚集数千名战士,数百艘船只与布律克军对垒。倘若对付普通的海盗、猎人头者,为何要动用堡垒炮台、战船、大炮、封锁政策、数千名士兵、数百艘船只?为什麽伊班「海盗」、「猎人头者」能组织数千名战士、数百艘战船?这明显证明,它不是一场清剿普通海盗及猎人头的战争,而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保家卫土神圣之战。詹姆士布律克的所谓「海盗」「猎人头者」,实乃捍卫自己热爱母亲土地的英勇战士。
1846年1月1日西婆三发苏丹写信给詹姆士布律克向他要求帮助向三条沟公司索取三条沟公司在西婆欠下三发苏丹税款6000卢比。三条沟公司当时也认欠款,但是没钱还。詹姆士布律克当时就答应三条沟公司暂停付他詹姆士的税金,而先去还苏丹的债。在那以后,三条沟公司为了避免同样事情发生,公司改组成十二公司名义继续经营。
1846年詹姆士布律克决定组成一支砂拉越野战部队,看守堡垒炮台和布律克家族住所,和用于镇压反抗者。队员从马来人及达雅人中选拔,先决条件是对詹姆士布律克效忠不贰。后来还成立林梦与杜鲁山的野战部队。野战部队配有枪和巴冷刀(土著战刀)。
(8) 1846年攻打汶莱逼苏丹无条件投降割让纳闽
1846年初 汶莱苏丹不满詹姆士布律克得寸进尺,肆意侵吞汶莱领地的行为,下令处死詹姆士布律克的盟友,包括苏丹自己的舅父哈新及他的兄弟巴德鲁丁和汶莱的其他一些官员。詹姆士·布律克随即联合Sir Thomas Cochrane率6艘军舰攻入汶莱首府,苏丹落败,詹姆士迫使苏丹无条件屈服,苏丹在投降后被允许返回他的宫殿。汶莱苏丹被逼无条件投降,并将砂拉越统治权完全交给詹姆士布律克和他的继承人,并取消年贡金,同时也割让纳闽(Labuan)给英国。James Brooke为了纪念Rajah Muda Hassim和Badruddin,他将古晋的两条街道命名为:Jalan Muda Hassim和Badruddin Road。后来,他的两个外甥詹姆斯·约翰逊和查理士·约翰逊来到砂拉越帮助他。詹姆斯·约翰逊(James Johnson)获得了Tuan Besar 的称号,后来又获得了 Rajah Muda的称号。查理士·约翰逊(Charles Johnson)被称为Tuan Muda,当他成为砂拉越的第二任拉惹时,他改名为查理士·布律克(Charles Brooke)。
1847年10月布律克以英雄的身份返回英国。同年11月,牛津大学赋予他民法学博士(DCL)学位。
1848年4月英女皇向詹姆士·布律克颁发巴斯爵级司令勋章(KCB)。英国政府虽然任命了布律克为纳闽总督和婆罗洲副领事,但是,却不愿承认他的拉者地位。
1848年砂拉越国旗正式在旗杆上飘扬,让王国有了更明确的身份。詹姆斯布律克以布洛克家族纹章为原型,推出了砂拉越国旗。
1848年布律克支持法兰西斯·麦克杜格尔(Francis McDougall) 牧师夫妇抵达砂拉越传播福音,在古晋建立了一间教堂和一间学校,随后更建立了一个传教站网络。
(9) 1849年Beting Maru海上大屠杀同时安排传福音
1849年7月31日布律克与亚瑟·法夸尔(Arthur Farquhar)率舰继续镇压伊班人。31日,他们在Saribas河的出海口Beting Maru率领约75艘战船和3,500名士兵,开炮攻击Linggir为首的伊班人,在黑暗中激战了几个小时后,许多伊班人的船被击沉,大败伊班人,杀死伊班男人超过千人。千名伊班男人,影响约千个家庭,千户家庭失去重要劳动力,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布律克士兵所到之处,常烧毁村落、长屋、稻田,造成伊班人失去日常食物用品,妇女和小孩无家可住,无米可食。自此,布律克开始在主要河流的两岸设立堡垒,监控伊班人。布律克还安排圣公会到河流的上游地区传播福音,以达到安抚达雅人的目的。
(10) 1849年开始用堡垒炮台封锁伊班人
1849年起 詹姆士·布律克开始用堡垒炮台政策对付伊班人的反抗。堡垒炮台用盐木,厚达2吋,有者用洋灰。堡垒炮台的名称多取自布律克王朝亲属或官员的名字。这些特色反映了一个史实:布律克王朝是在人民激烈抗争中建立的,堡垒炮台就是用来镇压人民。詹姆士布律克还逼迁伊班人,分散他们的实力,出兵攻打伊班人,迫使伊班人归顺。詹姆士布律克还控制盐,如加拿逸的盐,须由堡垒人员出卖,华人商店不能存有盐。
1849年Beting Maru战役後,布律克在Nanga Skrang建造SKRANG FORT,目的是封锁思克兰河,阻止Skrang人与Batang Lupar人往来,和购买盐、铁等必需品,或进行反对Brooke统治的活动。詹姆士布律克还命令伊班人须在炮台堡垒缴付门税,以稻米付还。1864年,SKRANG炮台移到成邦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