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前言;砂拉越古代和早前史;
从汶莱演变成 汶莱 和 砂拉越
前言
欢迎参阅《砂拉越 (1826-1990年)人民抗争编年史》。 本文史是依据近代1826年来的历史资料,尤其是1946年之 后的报章、书刊、军警高官回忆录、中英语系学者、历史工 作者、电台人员、新闻从业员和解密文件等资料里的砂拉越 相关大事,如山椰(蔡宗祥)著《伊班族与拉者王朝战史》 (1976年完成作品,1980年自费出版)、《Perayaan 45 Tahun Sarawak Maju Dalam Malaysia》、朱敏华著《石隆 门华工历史简介》、杨曜远编著《战斗野火》(砂拉越革命 运动1900-1990年)暨杨曜远著《加里曼丹烽火》和《华 工起义追记》、已故田绍熙回忆录《一路走来》、卢友爱主 编《漫漫求索路(北加革命四十年)》、马来亚老友提供欧 阳明智(Marc Opper ) 汇编的《人民日报》北加里曼丹资 料、《砂拉越参组大马5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已故黄纪 晓著《烈焰中追梦》、闫民、于东、子言汇编的《人民日报 与北加里曼丹革命》、TIM HARDY著《The RELUCTANT IMPERIALIST》、达尔文蛙编著《革命者下南洋——北加里 曼丹共产主义运动史》、W&W文稿、于东的《砂拉越左翼 运动史(增订版)—— 往事岂能灰飞烟灭》、李君的《风暴 原记录》、印尼林世芳的《西加风云简史》、已故刘子政著 《英国殖民地时期的砂拉越》、《婆罗洲史话》暨《砂拉越 史事论丛》等,及其所展现的事实(欢迎相关知情者补充指正),结合当年砂拉越各族人民反抗外来统治、反殖民要自 由,先后奋起的爱乡土、爱国、自卫抗争的社会运动脉络, 进行编写,以试图揭示当年社会运动历史事实,尤其是四、 五、六十年代英国如何伙同马来亚无视诚信、公道、国际法 律,肆意剥夺北婆罗洲和砂拉越本应获得独立自由权利的过 程。
感谢上述历史百花园里所有被本编年史摘用,甚至 许多整段原句被本书引用的,许多珍贵心得成果的各 方学者和作者,及许多热心提供资料和帮助认真修补 的朋友们,感谢贝瑞华、洪楚廷、王连贵、温贤定、 陈文诗、沈泽珠、卢友爱、俞诗东、方文祥、梁娇芳、 谢水源、许保业、张锦兴、赖子铨 、黄昭发、林韶 华博士,暨相关著作作者杨谦俊、朱敏华、蔡宗祥、 李福安、蔡增聪、W&W、林世芳等好友们的密切关注,从各 自的角度上提供资料,帮助认真修补。也感谢卢振锋热心帮 忙设计封面和感谢内人洪惠莉的全力帮助处理家务使我能够 有充足时间从事写作。本《编年史》涉及砂拉越人民爱乡土 爱国反抗新旧殖民,追求独立自由的自卫抗争历史,及相关 时期的重要事情,供同胞们参考。倘有错漏,希冀知情者不 吝惠赐史实,以裨益后人是荷。
砂拉越古代和早前史
早在六万五千年前,就有人类生活在砂拉越的尼亚岩洞,2018年澳洲新南威尔斯大学和砂拉越博物馆合作的考古队在“交易洞”发掘到全球迄今最古老之一,即65000年前的5颗细石器,以及55000年前的“现代人”人头骸骨,划下了砂拉越人类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公元7世纪初,汶莱开始出现古王国,在中国记录中称渤泥。14世纪中叶伊斯兰教传入汶莱。
公元8至13世纪,砂拉越与古代中国维持着贸易往来,他们在古晋山都望三角洲上建立海港,从事中国与婆罗洲之间的贸易,以及颇具规模的炼铁工业,历六个世纪之久。当爪哇的满者伯夷帝国在15世纪衰落时,随后受到汶莱王国(渤泥国)的控制。
中国很早就有移民到婆罗洲的现今砂拉越和沙巴。在古晋的港口山都望就发现有中国南北朝时代的古钱币,及中国古陶器碎片。
元代时元世祖忽必烈派兵征爪哇,曾抵婆罗洲,还曾在北婆罗洲建立了支那巴丹岸省,这是历史上的一个盛举。
婆罗洲自印尼1950年独立后,改名为加里曼丹(kalimantan),婆罗洲这个名称在印尼人中已经消逝,加里曼丹意思即是硕莪。当时的婆罗洲是世界最大的硕莪产地。
另,也有一说是源自一种全岛普遍生长的,颇受土着欢迎的甜中带酸原生芒果“卡曼丹”(Klemantan),东南亚研究学者J.Hunt 认为它是 Pulo Kalamantan 的由来。
从汶莱演变成 汶莱 和 砂拉越
1368年汶莱建立苏丹国,1476年势力延伸到现今的砂拉越全境。1842年汶莱苏丹Omar Ali正式签字承认詹姆士布律克为砂拉越Tuan Besar管理砂拉越,1846年汶莱苏丹无条件地将砂拉越统治权完全交给詹姆士布律克和他的继承人,1853年汶莱Sultan Abdul Mumin正式承认砂拉越割让给詹姆士布律克并称呼他为Rajah。1888年汶莱成为英国殖民地。1905年汶莱国土面积只剩下2226平方英里,而此时砂拉越王国则从最初的3000平方英哩扩大到47,000 平方英里(约12万4千平方公里)。1946年汶莱成为英国保护国,1971年取得内部自治权,1984年1月1日汶莱独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