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第十五章:挑战达雅族农村
第十五章:挑战达雅族农村
第一节:落实达雅乡村
1970 年在移公山举行的第二次会议的新决定,就是群众工作不但在沿海一带进行而且扩展到卡江上游,落实到达雅族乡村。革命的胜败取决于群众,但不能仅靠华族群众,能不能推动和搞好达雅族及其它族群,是对我们的严峻考验和挑战。
我和几个朋友坐卡江的万隆船,经过几天几夜来到华族小市镇,我们以难民身份作掩护去做工,潜伏在华族群众中,先解决吃饭和立足问题。然后脱离约束,以开杂货店作掩护,几个同志住在一起,解决了身份问题。
我们和当地驻军的关系搞得好,以做生意的名义,到达雅族乡村搞群众工作。做生意只是一种工作形式,利用当地华人和达雅人的良好关系融入达雅族中,当时我们认识了一位华族,太太是达雅人,他的小孩都能讲客家话,他们在达雅地方也有个家,我经常跟他的孩子到达雅村庄以卖衣服,发夹、镀金项链等生意和达雅人生活在一起,作为打好关系的桥梁,也给她们烫头发,我的烫发技术不大好,没学过,只凭勇气,用老式烫发,就是用火烧铁针热了才夹到头发上。
我们作买卖或烫发什么的都没用现钱交易,在内地乡村没有学校,他们没读书,文化教育方面非常落后,因此当地人民不懂得钱的使用,甚至不知道钱是舍样子。只好和他们交换米谷,树胶,登加旺等当地产品,我们必须自力更生,要做群众工作又要养活自己。
我和这些达雅朋友混在一起,和他们一起种稻,休息之际,他们喜欢抓被火烧死的树干上的小昆虫吃,咬得滴滴答答好像挺好吃的样子,他们也要我抓来吃,我不得不抓来吃,活生生的昆虫放进嘴里怎么能咽得下?我偷偷地吐出来放它走。他们挺能看出在洞里有山蜘蛛,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山蜘蛛,小螃蟹这么大抓到后就烤来吃。黍粉树里的虫很肥胖,也都抓烤来吃,挺香甜的。
我到这甘榜后,经常住在甘榜头家,甘榜头有妈妈和一个太太,没兄弟姐妹,而他也没孩子,当时我刚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甘榜头已是三十多岁,因为我和他妈妈结拜姐妹,他非常尊重我,叫我阿妈。起初觉得好笑,但久了倒觉得亲切。
我经常学习他们的达雅语言,他们每次开甘榜会议时,只要我在那儿他们必邀请我参加他们的会议,我倾听他们的讨论,最初完全听不懂,慢慢地能懂得些他们讨论内容。甘榜头或德盟公在开会前必须念一段好长又很顺口的开头语,这是他们的风俗习惯,世代相传下来的文化。不容易念,但他们念得非常快非常顺耳。
他们不管在开始收割或喜宴、死祭、处理甘榜的事务、偷窃、打架,坐下来开会,开头都必须以此种念开头语的形式。他们没有进学校、没学习文化,他们根据世代相的风俗习惯相传下来,他们待人接物都很有礼貌。他们出去好远的地方种植找食物,除了几家留下孩子,其它屋子都空无一人,就是在饥饿的季节,都很少听到有偷窃别人东西的事情发生。偏僻农村很少出现奸诈虚伪,老乡们也比较有友爱的精神。
我曾试开劈一座稻芭,我不曾当农民,当然我完全不知怎么种稻。他们帮我砍树烧山,帮我插洞播种,我们一起工作,我只给他们吃饭,不久他们又来帮我拔草,我也给他们吃饭,他们开稻芭,我也帮他们工作,他们也给我吃饭,我们互相帮助。一边工作我的朋友一边给我讲故事,讲了好多达雅族民间故事,其中一个坏姐姐陷害妹妹换丈夫、米老鼠的故事、为什么会有瀑布(我们要去这甘榜要经过一座山的瀑布)、仙人桌的故事(在一个乡村有石桌和石椅子,还有他们吃的杻栎(daunsere)盘、色拉外的石臼等。对我来说这些故事和传说非常宝贵,但有些故事已忘了。
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他们相对唱山歌(pantun),一首山歌有时是讽刺性或开玩笑的,他们能很快地流利回答对歌,而且对得很好。我也觉得奇怪,他们没读书,但是能演讲得这么好,对山歌对得这么好,故事讲得这么好呢?甘榜里的事情也处理的有条不紊!这里他们信奉自己民族的宗教信仰。我参加了他们的结婚礼仪,收成礼仪、送葬礼仪。
Pantun
Kalau ada sumur di ladang,
Bolehlah kita menumpang mandi!
Kalau masih ada umur yang panjang,
Bolehlah kita bertemu lagi!
Kalau ada jarum yang patah,
Janganlah engkau memakai lagi.
Kalau ada kata yang salah,
Janganlah engkau simpan di hati.
达雅族乡村人民的山歌:
如果在田里有井水,我们可以借光洗个澡!
如果大家寿命还长,我们还可以再相见!
如果有断了的针,你千万别再用它。
如果有错了的话,你别深藏在心上。
第二节:结婚礼仪
根据达雅族人的风俗,他们有早婚的风俗习惯,女孩子九岁、十岁他们一般上已经有婚约,一个十多岁至二三十岁的男子就已经向这些女孩子求婚,男方经常等女方长大,大概最重要的是杜阿酒(arak tuak)已经准备好了,女孩十三四岁就可以出嫁。有一次我跟一位刚12岁的小女孩烫发,这女孩非常漂亮,她告诉我收成季节她要结婚了。
他们的结婚典礼经常是在收成以后,上年如果收成好就已经先酿杜阿酒。有的因经济困难的原因就没请酒席,只是简单的婚宴罢了。
有一天我正欣赏一片红艳艳的丁加旺花,一朵朵的花旋转旋转地飘呀飘,被清澈见低的小河流水衬托着,我经不住轻轻地接住,怕伤害了那娇美的花瓣儿。突然,达雅甘榜头和德盟公及其它朋友在喊我:“妈……”,因为甘榜头叫我妈所以其它村民都跟着叫,他们邀我参加附近甘榜人结婚之宴。听说有杜阿酒啊我特别高兴,经常听说杜阿酒好香,但还不曾尝试呢,这正是好机会。
我们用一艘小船,前面后面一个撑竹篙的,在河面上一撑船就向前行,两个多钟头来到婚宴的地点,我们上了船,就听见铜音声在叮叮铛铛地响,我们高兴地来到结彩的家,已经有人把我们引进屋去,接着坐在竹编成的地板上。
成群的人群围着一个一个的瓮,大约有十几个瓮,瓮里插着用稻管做的吸管,我先被邀请去跳朗岗舞,我跟着他们扭啊扭,手伸平直左右摇啊摇,自由自在的没有一点约束,要跳的就毫不犹疑地上前跟着Gamlang锣声在扭。扭了后就坐下来喝杜阿酒,我咬住了吸管然后慢慢地吮吸品赏,有点苦味也有诱人的香甜,吸上两三口后马上觉得天旋地转,喝醉了,倒下马上睡着了,他们叫醒我回家的时候,我摇摇欲坠、跌跌撞撞跑回船上。
第三节:送丧礼仪
我与朋友又来到一个乡村,靠近河流的乡村远远地就听到很长的哭喊声,根据达雅朋友说,若家里人去世了,哭的声音要放长而且要响亮,米谷多的也就是有钱的,可以留棺五、六天。这家她的孩子去世了,配着敲锣声Gamlang的乐器,好像哭得很伤心。
送葬的时候了,我们在路旁站着观看,一些人戴着牛鬼蛇神的面具,据说是鬼神来迎接阴魂回阴间,敲着锣=跳舞,从我们前面经过。张牙舞爪的鬼神很让人心惊胆战好怕人,我们正全神贯注的时候,几个人走上前来,突然从背后伸过手向我们的脸摸了一把,我们吓了一跳,当看对方的时候,真好笑,整个脸成了黑脸,只看到黑白转动的眼睛。原来他们用黑锅底加椰油摸在观众的脸上,我们用水洗不去,只好找肥皂擦,非常有趣。
第四节:收成偷稻仪式
我也学种了一个山头的稻禾,达雅朋友们帮我砍山烧山播种,我跟着他们爬上高高的山上,眺望着惟余莽莽的天连山山连山绿绿葱葱的山如银蛇,太美了,这样娇美的景色,我情不自禁的向着那片蓝天高喊:噢噢,祖国,你好吗?请听听我唱歌:“我站立在高高的山顶,望着那远方的高山、河流......”
我们扭着腰挥舞着双手干,希望今年收成好,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因为气候不好,很久没下雨,稀稀疏疏地结了些稻穗,收成一定不好。村里的人都很失望,但也只能心里干着急,等待饿肚子的明天。
当收成季节,整村的人轮流收割,轮到收割我的稻谷,虽然只收了几箩谷,但还要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首先有一组人先到要收割人的稻田偷割稻,如收割我的稻山时我假装不知道他们已在采收我的稻山,就叫“偷稻”,割了一篮的稻谷由带队的来到我们的茅屋前,然后队长讲了一大堆听不懂的非常流利好像诗歌这么动听的达雅语,所谓前言,意思是我们偷了你的谷,对不起,现在还你,但愿你明年有更好的收成。
我们的饭菜煮熟了,偷谷的回来了,我们马上开饭,虽然菜很简单,鸡肉煮树薯叶,一样菜而已,但非常好吃。当我吃完饭,他们竟把他们盘中剩下的饭菜往我头上倒下来,我被淋得非常尴尬,我说你们怎么搞得,他们哈哈大笑,说这是风俗习惯,他们的意思是年年收成有余,我也笑着去洗澡。
第五节:第一次吃薯莨
我曾和三四个朋友在达雅朋友的带领下,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来到一个落后达雅族农村,女人腰上只围着围裙,上身有的穿内衣有的没穿,光着两个奶。
在那儿我们也刚好碰到几个达雅族男人,以最原始的围着屁股下部的布(Panjiauwat),大方地扛着打死的山猪向我们走来,相隔还好远一种难闻的味道已经传来,当经过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才看到猪已经生虫了,肥肥的虫在钻,他们说已打了两三天的山猪,特意让它生虫腌了,这样更好吃。
我们自己在外面煮树薯吃,他们也煮山猪吃,他们好客特意邀请我们,我们按照风俗在山猪的菜上用手点了一点,就是意味着我们乐意接受他们的邀请了。我们和他们打成一片,一起上山种谷、收割、一起喝Tuak酒、一起跳Langgang舞,与他们同甘共苦,甚至一起挨饿。我第一次看到挨饿的人民是那么痛苦的,他们从十月份已开始吃薯莨、野菜、竹笋、蘑菇充饥。
薯莨是一种薯状的果物,削了外皮以后,切成块然后用篮子装了放进流水中冲两、三天,才能拿起来晒干后锤碎做成饼来吃,不经过此过程将中毒甚至死亡。
我们好几天没吃饭只吃薯莨拌芭=菇,我曾跟他们一起吃大蘑菇,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大的蘑菇,像雨伞那么大,大约一米宽、一寸多厚。吃起来没味道,有点酥。如有饭吃当然不可能吃这种一点味道也没有,而且没半点营养的东西,只是为了塞饱肚子吧了,因为他们种的蜀黍都被山猪抢着吃完了。
在青黄不接的饥荒月,我目睹他们挣扎在饥饿线上。两三个月粒米不进肚,我也目睹一位十一岁小女孩已经剩下一口气从她的乡村送下来,他们煮了一点米汤喂她,就这样救活了她。有一个乡村死的人最多,他们吃浸在水中的一种树的皮,最后很多得肚子疼死去。我达雅朋友的妈妈告诉我,过去有一次大饥荒,什么都没好吃了,你知道他们吃什么吗?他们吃树菇(树上生的蘑菇),连树菇都没有了的时候,树菇不消化,大便后再捡起来洗了再煮来吃。
达雅人种稻只能种高山丘林,因水量少太干燥以及季节的变化,都会造成收成失败。要渡过很长的青黄不接时期,直到二月份才收成,因为向放债主先欠账借米谷,收成时必须加倍还债。如果收成不好,刚收割后一两个月又得挨饿了。每年都饿死了不少人,尤其是小孩儿瘦得不成体形骨瘦如柴,夭折的更多。大概一月份出水果季节,他们便吃水果充饥,约二、三月份才开始收成。我亲眼看见一位达雅女人,孩子刚生下几天,因为母亲没乳水,又没牛奶或米浆水,结果用榴莲喂孩子吃,刚出世几天的孩子吃了榴莲哪能活?
我与达雅友族同胞共同的生活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国家领导人应该更加关怀内地达雅族人民的生活,他们是我们的兄弟民族,应该让他们接受各方面的教育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关注他们的卫生健康问题,孩子的识字教育问题等,达雅民族的进步就是印尼国家民族的富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