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第二篇:《西加风云》选篇
第一章:政治风云席卷西加
第二篇:《西加风云》选篇
林世芳著
内容介绍:
第二篇:《西加风云》选篇,作者林世芳于2010年初版,本书叙述1965年苏哈多篡夺政权后,对印尼人民采取铁腕手段,实行反共反华的强权政策,挑衅种族事件,在军人挑拨离间的反华排华造谣宣传下,引起达雅族人发红碗事件,向西加华人进行烧、杀、抢、奸,引起西加华人的强烈反抗。在西加印共领导人梭菲安的领导下,西加华人进行不屈不挠的维护人权和民主自由的斗争。
此书根据事实写下了西加华人的血泪斗争史,印尼西加儿女如何面对残酷的苏哈多政权?
第一章:政治风云席卷西加
第1节:马来亚人民的反殖斗争
1965 年九·三0运动后,苏哈多口蜜腹剑暗箭伤人,很快地取得了政权。为了顺利登上宝座,他必须彻底铲除所有不利于他的势力,他不顾国家基本原则班查西拉五项原则,使出铁腕屠杀无辜,反共反华,以各种手段向华人开刀,禁止华人的一切活动,逮捕华人先贤,焚书坑儒,制造种族分裂、种族仇恨,进行排斥、侮辱、欺压、屠杀种种事件,华人无不感到胆战心惊,印尼华人遭到池鱼之殃,使华人生活在恐惧与痛恨的日子里,但是就在这样的非常恐怖时期,印尼其中一个较落后区域西加里曼丹的华族,敢赴汤蹈火冒险犯难,展开了一场为争取民族平等、民主自由的正义斗争,这是一场风起云涌的武装斗争。这场斗争鲜为人知,因为苏哈多政权怕星星之火燎原全国,因此封锁了这震撼人心的消息。
引起这场激烈斗争的风波是有其前因后果的,必须从武装斗争的导火线谈起,而这错综复杂的问题又恰好与婆罗洲的根源有关。
英国为了加强统治把北加分成三个邦即沙巴(Sabah)、汶莱(Brunai)、砂拉越(Serawak),实施民族“分而治之”又把三邦“合而治之”的策略。1961年5月27日,英国和马来亚总理东姑阿杜拉曼(Tunku Abdul Rahman)提出构建“马来西亚”的计划,把砂巴、砂拉越和汶莱并入马来西亚,企图建立马来西亚联邦吞并三邦,扩张马来西亚领土,引起三邦人民尤其是华人的激烈反对。
1962 年12月8日文莱人民党宣告武装起义,受到英军的残酷镇压,起义军领导人阿查哈里逃往菲律宾。
第2节:1945年印尼宣布独立后开始崛起
1961 年在万隆顺利召开亚非会议,积极支持亚非人民反殖民地斗争,为此,苏加诺在亚洲新兴独立国家中以及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同时在国内因左派势力越来越得到人民的支持,为了稳坐江山,苏加诺意识到必须与左派势力合作,才能抗衡右派势力乃至势均力敌,因此他组成“纳沙共”内阁,在左派势力的推动下,他反对马来西亚组合执行殖民统治政策。高喊“粉碎马来西亚”的口号,支持马来亚人民勇往直前的反殖斗争。
苏加诺强调亚洲的问题应由亚洲民族自己解决。这项准则很明显被美英二国拒绝,因为这将挫败由伦敦策划成立马来西亚联邦的意图,苏加诺与美英之间便为此发生极大矛盾。
苏加诺民族民主思想构建了印尼民主主义不可阻挡的新潮流,但是在冷战时期的政治主导下,特别表现其强权政治舞台的美国,针对不听从它指挥的国家到处煽风点火,尤其对印尼越来越对中国苏联靠拢,在高举反帝国主义旗帜下,是美国强权政治不可容忍的事,美国一贯通过强硬态度,如对越南、朝鲜、阿富汗、伊拉克等国家的政治军事渗透参与,以突出它作为世界警察老大哥的形象和角色。站在世界各国政治舞台上,对这些不听话的小弟给与压力和挫败,制造分裂,达到篡夺政权投向美国,这就是美国的拿手好戏。苏加诺确在政治上有左倾现象,当然是美国寡头颠覆的主要对象。
1963 年2月11日印尼政府正式宣布与马来西亚断绝邦交。
第3节:砂拉越人民武装斗争的影响
1963 年1月砂盟领导人叶存厚、杨柱中、黄纪晓来到西加坤甸,同年5月文铭权、黄纪作、林和贵、李玉兰、谢嫣素等重要领导人也相继来到西加会合。
1963 年初,砂拉越华族革命青年大约五百名越过边界来到印尼,准备进行军训、建军和展开武装斗争。1964年3月30日以文铭权、黄纪作领导下,第一支武装队伍——砂拉越人民游击队(PARAKU)正式成立。砂拉越人民游击队总部是由文铭权、黄纪作、杨柱中、黄纪晓组成,这支部队得到印尼苏加诺政府的支持,并号召西加人民积极参加抗马志愿军。
这一号召得到西加人民的响应,华莪、孟加影、邦戛、山口洋等一带群众受到极大的革命斗争影响,纷纷参加抗马游击队和砂拉越革命组织,支持砂拉越人民反对和打击英国及其傀儡政府对马来西亚的组合。
第4节:政治矛头指向华人
苏哈多篡夺政权后,矛头指向华人,剥夺华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这是符合苏哈多背后遥控者的政治框架,他的一系列行动得到美国老板的赏识,于是变本加厉进行一手军人专政。
1965 年11 月10日安梭青年组织Ansor成员在锡江领事馆示威,并向商店住家进行破坏抢劫焚烧,1966年3月卡比学生组织向雅加达、棉兰等中国领事办事处进行攻击。
占领和接管学校,文教部决定书不得收留华校学生。亚齐暴乱者也乘机进行排华,华人被军方命令离开亚齐,各种华文报章、书籍、汉字、寺庙被禁止,甚至有些地方连小店与零售店也不准营业。
1967 年东爪哇市柬义里Kediri有几百名华人因抗议禁止华商而上街示威游行而被捕,一位示威者在监狱被军方殴打致死,华人要求取回尸体。
许多地方都爆发排华反华运动,焚烧、掠夺、枪杀华人事件频频发生,引起华人的不满和反抗。这些排华分子肆意妄为,因得到苏哈多军人的支撑甚至他们向中国大使馆人员开刀。1967年4月14日,苏哈多统治者以“中国间谍”逮捕宁祥雨,雅加达山东会馆的主席,中国籍华侨。并被殴打致死,上万的华人以悲痛的心情把宁祥雨护送到安葬地,这些排华暴徒得到苏哈多政府和军人的支持矛头指向华人。
全国各地华人遭受到暴徒袭击,西加也不例外,华校关闭后尤其是山口洋及坤甸初中、高中学生教师,不甘学校被抢夺而不少坚守在学校,但形势越来越严峻,恐怖气氛笼罩着整个西加,禁止使用方言或华文,禁止五个人以上的集会谈话,殴打、抢劫、逮捕、绑架、烧杀、敲诈、勒索,暴徒上街高喊排华口号,“华人强盗!”“华人狗!”“华人滚回中国去!”非常恐怖,华人的处境非常艰辛,困难。
第5节:苏哈多政府的排华条例
1965 年西加省长是武访武赖(Oevang Oerai),第12军区司令利亚古都(Riyacudu),边界军队行动司令是来自西爪哇西里哇仪师团的苏巴佐准将(BrigjenSupardjo),苏巴佐准将是在苏哈多(抗马时期)的部下担任陆军战略后备司令部第二战区司令部司令,他是忠于苏加诺总统的军官。
1965 年9·30事件发生前,苏巴尔佐准将回雅加达,他参与了温东发动的逮捕将军委员会小组,9.30事件发生后,苏哈多宣布解散抗马志愿军,苏巴尔佐在雅加达被逮捕入狱,最后被苏哈多枪杀了。
1967年7月29日撤换 12 军区司令利亚古都,由有军事经验的维托诺(Brigjen.Witono)代替,从雅加达中央派来的西里哇仪特种部队,古将(Kujang)303、330、328、541、642、迪波尼哥罗等兵种,山口洋的641(黑熊)营队,新党642、十二军区宪兵等都被派到边区。苏哈多政府封赏达雅族名流,剿共剿华有功的人给予名誉军衔,10位挂名司令,还得到武器,鼓励他们帮助围剿。
1967年12月6日苏哈多颁布关于华人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第14/1967号总统训令书,规定华人只能在家庭内与不公开范围内,按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举行仪式。华人的传统习俗孔夫子教(Konghucu)已被认为是不受印尼欢迎的宗教。
1968 年底,有关整顿寺庙的4555.2-360号内政部长训令书。关于禁止中文书籍与广告的第 02/SE/Ditjen/PPG/K/1968 传 阅档案。司法部长与内政部长颁第01-UM.09.30-80.NO.42 共同决定书,印尼华裔公民应拥有印尼共和国国籍证书(SBKRI)。
苏哈多政府颁布的所谓新条例
(KeputusanPresidiumKabinetNo127/u/kep/12/1966用中文名字的印尼籍民的换名条例),企图扑灭华族世代相传的文化。在卡江的大院Tayan
一带小地区以及孟加映大片华人聚居的边界地区,进行排华政策,制造各种谣言污蔑中国政府和华人,挑拨离间种族关系,制造民族分裂,利用达雅族驱赶边区华人,造成残杀华人的民族大悲剧。
第6节:对西加华人社团领导人的迫害
1967 年1月9日开始至1月21日,坤甸军方发出通令凡属山口洋、三发与孟加影的各个市镇之华总干事马上到军部报到!军事当局在三发县各地驱逐华人团体负责人300余名,孟加映华人及农民63名,并在当天强令他们到山口洋市郊“荷兰桥”附近的“班渣西拉”会所集合,准备当天将这些华总及知名人士迁离山口洋。三发地区的刘立民校长、沈时金和一些老师、校委会负责人、中华公会负责人等十几名,莫其妙地被叫去警察局报到,被扣上“危险分子”载往山口洋集中。
市面上传说纷纭,有消息说是将他们遣送回中国;也有传说是将他们运往荒岛,经侨领们一再盘问军事掌权者之后,得到的答复是奉省级十二军区司令的命令,要将他们载去坤甸集中。这件事在西加华人社会中引起极大的轰动,白色恐怖气氛笼罩着整个西加,就在山口洋“班渣西拉”会所前布满荷枪实弹的军人,十几辆大卡车停放在会所前。
消息传出后,山口洋市的华族民众自发性地不约而同前往上述地点,他们前来为侨领们声援送行。在“班渣西拉”会所前一带聚集了数百名心情悲愤、沉重的群众,站立在会所前面以及街道两旁怒目以待。
侨领们到齐后,军人下令他们进入客车,侨领们一个个上了车,山口洋中华公会主席林德山先生上车后坐在车窗前,开始晿起“团结就是力量”,顿时一呼百应,歌声响彻云霄。也就在此刻,轮到一位身体魁梧的中公干事林石福先生走出来上车,但他却爬上客车头的甲盖上站立着,义气昂扬拉开嗓子向送行的群众讲话,号召华族群众团结起来,反对种族主义迫害。一个军人箭步上前,爬上甲盖上用力推林石福先生,林石福先生却有两下子功夫,军人反被推下车去,军人恼羞成怒,开枪威胁以驱散群众,但愤怒已极的人群并不害怕枪口对着自己,他们不因威胁而解散,有几个华人还因被殴打受了伤。
按压不住怒火的华族群众,气愤地振臂高呼附和着歌声与呼喊声,这就是所谓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军人朝天开枪,并用枪杆子想驱散群众,但不济于事,在一片呼喊声和混乱的情况下,押送军人惊慌失措开启汽车,车队狼狈地开往更加恐怖的坤甸市……
军事掌权者是一名叫怒灵的校级军官,此人心肠狠毒,极为奸险和极端反动排华,人称之为“笑面虎”。据消息称怒灵上校的目的是想将这些侨领载往坤甸集中,然后再从坤市驱逐到荒岛,但军区司令不敢决定。
这些侨领们分别关押在杨氏公馆、西河公馆等几个前侨团会所,当局派了数名军人每天轮流把守,但对饮食病痛全不作处理。坤市一些华人得到消息后,不顾危险,每日三餐轮流煮饭做菜供给他们,并给予各方面的帮助。几个月过去了,这件事情便不了了之,他们慢慢地一个个溜回家去了。
第7节:穷途末路逼上梁山
针对印共和左派势力进行大逮捕,受刑拷打没经审讯被拉出去枪毙,越来越多的牺牲者。
梭菲安躲过劫难,后来时局越来越严重,在混乱不堪之际,大家都感到泥婆萨过河自身难保,侦探、叛徒、军人、社会上坏分子等像苍蝇一样,到处盯着,非常无奈又着急,九卅前参加过活动的人都尽量躲藏起来,尤其是政治部黑名单被点上名字的怕被抓都躲进未暴露朋友家,晚上或早上天未亮就转移。
华人精英也号召印尼华人不可对抗政府,不参加任何政治组织,但他们也躲不过政治风暴,华族公会领导人知识分子被捕被枪杀,逃不过苏哈多的排华杀害。
其实印共本是合法的印尼进步组织,各阶层各民族都可以参加,因政治风暴突变为非法了。梭菲安不是华族风险更大,危机四伏,有几次是被包围后惊险地逃脱险境,一些还来得及逃的已逃得无影无踪,有的到别的地方躲藏,被特务侦探叛徒发现的地点就马上派军人搜查,若人在家就被带走,若不在就把家人带走,很多都不得不从隐藏地点自动出来自首才放了家人。
当时印尼友族受苏哈多的压制、恐吓、宣传一般都以观看态度,有的甚至作为苏哈多帮手背叛自己的朋友,帮助捉拿、屠杀进步人士,华人不敢联络印尼友族,所以革命斗争只限于华人,这是印尼唯一坚持较长时间的反抗苏哈多的斗争。
西加华族受到最严重欺压,有的反动分子乘机打劫,排华反华浪潮一浪高于一浪,把印尼民族分为原著民与非原著民,践踏华人的民主权利等等压迫行为,制造达雅族与华族互相仇视,制造民族分裂,军人帮助达雅人进行清剿华人,把华人逼到无路可走,印尼西加华人无法忍受这无理的迫害和耻辱,不反抗便受污辱和屠杀,一些印尼西加华人选择了不畏惧苏哈多血腥屠杀而进行反抗,这是西加华人参加反抗苏哈多争取民主斗争的主要因素,是被苏哈多逼出来的,穷途末路逼上梁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