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强.想念以前的行动党
马华和民政党现在成了国会反对党,由于还是新兵上阵,角色是否称职还是一个未知数;可是,变天前的行动党倒是一个非常到位的反对党,只是当了政府一个多月后,声音却变小了,令人不禁开始想念起变天前的火箭!
以前,只要纳吉、巫统或是马华领袖言论稍微走调,行动党领袖肯定第一时间站出来斥责,尤其是对华社不利的课题,更是紧咬对方错处,要求对方解释、收回或是道歉。
行动党当时那种捍卫华社权益的坚决,也是让行动党从2008年至今步步高升的主要因素;因此,华社多了一个选择,不再依靠马华和民政党,直接造就了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当上财政部长。
既然行动党从当年的在野成了当今的在朝,照理应该更加有实力和势力为国民包括华社发声,加上希盟一开始就公告天下,新政府是一个和国阵不一样的联盟,不只没有一党独大,更没有一人独大的情况存在。
但是,当新首相敦马发表“华人有钱论”时,行动党40多名国会议员却噤声了,难道行动党也认为敦马的言论没有不妥,还是因为敦马现在是主子,不方便直接对他呛声。
现在,教育部长在华小10+6迁建课题上表示“保留”态度,这不只是华社内部的一个小问题,而是国家一项教育大问题,不能因政权更迭而被牵涉在内,导致前朝有利的政策因变天也跟着变调。
作为取代马华来照顾华社的行动党,以前只能站在政治主力圈子外面斗争,如今已经堂堂正正坐在国家政治殿堂内参与治国,为何还会出现这种不利华社子弟教育前途的情况出现?
还有,从国阵政府走到509之前还剩一哩路的统考文凭,行动党是否应该协助教育部把这辆车子开快一点,方向调正确一点,如果内部出现问题,行动党也有责任公开对全民做个交代,静静不出声可不是行动党一贯的作风。
新政府上台后说国家有难,于是华社纷纷掏钱捐给希望基金,这就是华社爱国的表现;反过来,首相却说华社有钱人多,所以政府要照顾友族的福利,这种以种族区分国民的政策,对吗?
华社好不容易获得10+6所华小,好不容易看到统考文凭获得承认的曙光,难道教育部长不应该为了国民的教育赶快落实吗?
换了政府却还保留了前朝原有的偏差,原有的强大反对党却成了默不出声的执政党,怎叫人不想念以前的行动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