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砂董总)今日发表文告表示,针对2026年度财政预算案中华文教育拨款未见实质性进展,联邦政府仍延续长期政策偏差,未能给予母语教育体系合理、公平的资源分配,亦缺乏推动其发展的明确意愿,砂拉越董总对此表示深切遗憾与严正关切,特发表声明。
砂董总声明:明年财案延续不公 联邦对母语教育缺魄力
2025年10月12日
(古晋12日讯)砂拉越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砂董总)今日发表文告表示,针对2026年度财政预算案中华文教育拨款未见实质性进展,联邦政府仍延续长期政策偏差,未能给予母语教育体系合理、公平的资源分配,亦缺乏推动其发展的明确意愿,砂拉越董总对此表示深切遗憾与严正关切,特发表以下声明:
根据联邦政府公布的部门拨款数据,教育部在2026年度共获662亿令吉,占预算总额的21.5%,较去年增加21亿令吉。然而,在如此庞大的教育预算中,华文教育体系仍被严重边缘化,未见任何针对华小与独中发展的具体政策安排与专项拨款。
砂董总认为,若联邦政府真正秉持教育公平的精神,应恢复2017年前将华小维修拨款明确列项的制度,并为全国华小设立常态化的专属拨款机制。近年来,教育部不再公开各源流学校拨款分配细节,改以“统一申请”方式处理,导致华小在申请过程中面临程序繁琐、不确定性高与行政障碍等多重问题,严重损害资源分配的公正性与透明度。
更值得关注的是,华小在申请拨款时被要求提交三份工程报价,对地处偏远的乡区学校构成沉重负担。同时,拨款审批与分配权高度集中于县教育厅(PPD)、州教育局及联邦教育部,造成行政权力过度集中,执行过程既缺乏透明度,也难以确保公平性。
事实上,去年古晋6所大型华小未获分文,今年民都鲁所有华小亦未获维修拨款,此类情况并非个别事件,而是制度性缺陷与执行层面偏差的具体体现。
砂董总呼吁联邦政府明确列出华小专属维修拨款,并将审批权限下放至副教育部长办公室,以提升程序的透明度与效率。根据官方数据,过去数年华小所获维修拨款总额不足5000万令吉,与整体教育预算相比,比例严重失衡,难以令人接受。
尤其令人失望的是,尽管首相多次公开宣称重视华文教育,却始终未见政策落实。反观砂拉越政府,多次以实际拨款支持华文独中与华小,展现对母语教育的实质支持。联邦政府言行之间的巨大落差,凸显其在华教议题上缺乏政治意愿与执行魄力。
此外,华小建校与迁校问题长期面临阻力,进程迟滞。2017年获批准的“10+6”建校与迁校计划至今未能全面落实,联邦政府未展现推动意愿。令人遗憾的是,相关议题常在大选前夕重新炒作,沦为争取选票的政治手段,暴露了联邦政府对母语教育的功利态度。
砂董总长期呼吁联邦政府在年度财政预算中设立“华文独中教育发展拨款”,为全国华文独中建立持续性资助机制,以支持教育设备更新、校园建设、师资培训及课程发展等项目,从而系统性提升华文独中的整体办学质量。然而,此项合理与正当的诉求多年未获回应,令人深感失望。
砂董总强调,教育部虽获最高部门拨款,彰显联邦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但母语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多元化的基石,却长期遭受边缘化。若联邦政府继续以模糊拨款、行政拖延及政治化操作处理华教事务,势必严重破坏教育公平,动摇社会和谐与国家团结的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