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食言 如今本南孩子需步行數天去學校
如 今,多数本南人必须步行数天,才能抵达学校、诊所或商店。很多传统的小径和水路因为伐木的发展而消失了。在本南支援组织的报告面世后,國陣州政府曾经答应 将会提供交通工具,让本南人及其他内陆地区居民孩子們可以到学校上课,但是过了这么多个月,政府食言了,政府的承諾沒有落實,一切还是没有改变。
伐木公司禁止卡车载送本南人孩童上學 |
时间:2011-01-06 17:59:49 来源:風云時報报道 作者:记者 |
(吉隆坡6日讯) 本南人面對孩子無法到學校上課的難題 居住在砂拉越峇兰(Baram)的本南人如今面对孩子无法到学校上课的难题,根据砂拉越著名 评论博客网《解放犀鸟》(Hornbill Unleashed)的文章指出,很多家长都面对没有伐木卡车愿意载送他们孩子的问题,背后原因应该是和一份由妇女、家庭与社会发展部针对本南少女被伐木 工人性侵犯的报告书有关。 三林已發信警告員工不能再載送本南人 当地居民指出,当地的主要伐木公司已经非正式地告知本南族人,他们不能再继续乘搭伐木卡车了,表面上这是为了预防更多类似的案件发生。 大型油棕集团三林(Samling)也在去年7月发了信函给所有峇兰区的工人,警告他们不能再 继续载送本南人,否则将面对被辞退的风险。三林集团是在本南支援组织(Penan Support Group)揭发本南族女性被伐木工人性侵犯的报告被呈上国会之后才发函给该集团的工人的。 无论如何,三林集团否认这封新代表了他们知道旗下工人性侵犯本南族女性的说法。去年9月,三林集团被指威胁本南人推翻有关性侵犯的指控,否则他们的孩子将不会被载送到学校了。如今,本南族的孩童已經面對這個困境了。 其中一个性侵犯受害者的家属表示他们将不会因为受到压力而撤回有关的指控,因为他们希望可以保护族内的其他少女。 如今政府食言了 本南孩子需步行數天去學校 如今,多数本南人必须步行数天,才能抵达学校、诊所或商店。其原因是: 1,很多传统的小径和水路因为伐木的发展而消失了。 2,在本南支援组织的报告面世后,國陣州政府曾经答应将会提供交通工具,让本南人及其他内陆地区居民可以到学校上课,但是过了这么多个月,政府食言了,政府的承諾沒有落實,一切还是没有改变。
臨盤本南婦女如何到數百公里外的診所去? 上课不是本南人唯一的忧虑,2006年一名叫做米娜的16岁女孩在临盆之际根本无法到400公里以外的诊所去生孩子,也没有钱使用任何交通工具到诊所去。米娜的母亲挨家挨户地筹了一些钱,才能把她送到医院去。 根据卫生部的数据显示,砂拉越州拥有全国最高的非医务人员接生案件。 而在砂拉越州内,最常面对这个问题的是本南人,原因是他们太贫穷了,而峇兰的诊所也严重缺乏医务人员。
. |
巴贡水坝令本南族陷入生计困境
砂首长以习性象动物为由不建校
谢仲洋 2010年8月14日 當今大馬 下午 1点46分 |
耗资73亿令吉,拥有世界第二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巴贡水坝,彻彻底底改变了居住于峇南河上游的本南族生活习性。
本南族原本的村落因水坝集水区遭淹没而沉落湖底,被逼迁至双溪亚沙(Sg Asap)重置区,失去了赖以为生的森林和丰富的资源,剩下的只有贫穷和压迫在等待他们。
本南人权分子尼克(Nick Kelasau,右图)就本南人面对的这项困境做出控诉。他强调,本南人不是抗拒发展,而是要讨回原本属于自己的自主权与选择权。
“我们只希望能选择自己想要,和适合我们的生活方式。”
“本南人有自己的感受和价值,不像首席部长泰益玛目所指般,是散居和住在森林里象动物的人。”
盼得回土地回归生活
他无奈感叹,本南人是一个乐天知命的民族,世世代代都以森林为求生资源,但从80年代倡议的巴贡水坝计划,却令本南人称羡的恬适生活不复存在。
“本南人在失去森林和被逼迁后,已无法回到往日的迁徙农耕制度。在这种情形下,我们了解到教育是唯一改变我们命运的方式。”
“我们恳切能回到以往的生活,得回原本的土地拥有权和习俗地,继续以森林资源自供自给。”
不过,从砂拉越幅员广大的森林已遭油棕种植公司和伐木商占据来看,尼克的这番盼望或许已难如登天。
尼 克是其中一名于昨晚在隆雪华堂举行的讲座《寻找本南人失落的希望》主讲人。另两名主讲人是本南支援小组(Penan Support Group)成员兼人权律师的施志豪、以及“选举观察组织”(My Election Watch)雪隆区副主席兼“砂州民主之旅”成员的廖添才。主持人是社会工作者王妤娴。
这项讲座由华总20年行动方略、隆雪华堂社会经济委员会、林连玉基金、犀鸟力量小组(Kenyalang Power Initiative)和选举观察主办。协办单位是《当今大马》和《独立新闻在线》。
本南族社区没有学校
尽管教育是本南人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但本南族村落却缺乏学校,导致本南学生必须自小离家住在寄宿学校,只能在学期放假时返家。
由于学校距离本南村落非常远,步行甚至需要两天半至3天时间,造成本南学生必须仰赖伐木公司的交通工具搭乘往返,形成本南女学生面对伐木工人的性侵威胁。
王妤娴补充,除了伐木工人的性侵案,目前更有伐木工人直接跑去本南村落抢人,把本南女性强抢去伐木公司宿舍,演变成制度性的性剥削。
当局不建学校給本南人
对于砂州政府拒绝在本南村落兴建学校,是否与报复本南族捍卫土地,不让出土地供油棕种植公司与伐木商开发有关,尼克不排除这项可能性。
“可能吧,因为砂拉越首席部长泰益玛目家族在伐木公司拥有股份。”
尼克也引述泰益的论调,指当局不建学校是基于本南人没有文化,所以不需要学习。
“首席部长说本南人住在森林里好像动物般,可能他们把本南人当动物,所以才忽视我们。”
王妤娴进一步反驳泰益的论述,指本南人不是住在森林的猴子。
“本南人已迁移出来过着群居的生活,他们是被迫迁移出来的。”
本南人欠缺长远规划
尼克坦承,本南人天性乐天知命,因此在很多事情上欠缺长远的规划。
“我们没有长远的规划,我们只想要回復原有的生活方式,我们希望有谁愿意帮助我们的,能够协助向政府讨回我们在森林的土地。”
据周泽南讲解,他是于去年11月首度前往本南人聚集的乌鲁峇南拍摄,并在《前线视窗》播映。
他说,第二部纪录片则是在今年3月拍摄。也就是因为这部片子,令当局下令在播出两集后,就必须在诗巫补选期间禁播,最终演变成周泽南遭即时解雇的风波。
两部纪录片讲述了因为兴建巴贡水坝,导致有9000名上游原住民被逼迁到下游的重置区,其中大多数是本南人。
学校拒绝收超龄学生
纪录片显示,由于重置区欠缺学校,加上一些家长不放心孩子在外让别人照顾,因此居家搬迁到靠近学校的贫民窟居住,40户人家“蜗居”在一栋两层楼无水电供应的简陋木屋内。
一名本南铁匠Ngong Avon在片中感叹,学校拒收超过7岁的超龄学生,导致许多本南小孩失去上学的机会。
“虽然政府在逼迁时有拨给我们土地当作赔偿,但土地距离住所很远,我们有没有交通工具,试问要怎么去耕种?”
他表示,由于砂拉越州选举最迟必须在明年7月举行,扣除更新选民册需要的半年缓冲期,组织至多剩下3、4个月的时间进行选民登记。
廖添才指出,砂州地广人稀,西马的一个国会议席总选民,往往是砂州国席的数倍。这也意味着一名砂州选民的选票,可以抵得上西马数名选民加起来的选票。
他以民都鲁国席为例,指根据2007年人口统计,民都鲁拥有20万9800人,但2008年大选的选民却只有5万200人。
“若依照投票率70%来看,意味大选时只有3万多人投票。3万多人就决定20万人的命运,这是非常可笑的。”
因此,选举观察组织目前所进行的策略是,积极到上届大选国阵以微差票数落败的选区进行选民登记。
廖添才也通过幻灯片讲解,分享他在砂州的所见所闻,并呼吁有志者积极加入砂州民主之旅,以及参与砂州原住民的选民登记工作。